初次在课表上见到郭怀玉这个名字时还以为是个美女教授,这如同郭老师参加编纂的《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乔以钢教授不让须眉一样,郭老师却是个男子,有着诗一样的名字。郭老师讲授我们大三下的现代文学思潮,他讲课旁证博引思维严谨,总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思想和谈锋,上他的课之前非得澄清头脑才行,沉厚富有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每次下课后都有种满满的感觉,需要很长时间去反刍。虽然不像某些女同学一样连他在何时停下来咳嗽的细节都记下来,也生怕漏掉某句很有分量的观点,最后索性带上MP3去听他的课了。郭老师是个很勤奋的人,身体不好,长时间阅读用眼,导致眼底出血;然而酷爱乒乓球,最绝的是竟然能把文学跟体育联系起来写进论文。他对学生也很严格,本来这门课就是考察课,结果试卷难度超过了考试课,有同学在做完那份试卷后,中午都是噩梦连连……
郭老师的字写得很漂亮,很早就听说好几届的师哥师姐慕名求字,毕业都无缘一见。当时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一张生宣交给他,他也说明了情况,很少能抽出时间,让我耐心等待,因为家里已经堆积了几十个已经裱好的空白轴。然而就在去年春天我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结束后,郭老师发来短信,说字已写好。看来我是幸运的。
起初没有发现,过了许久后同学指出脱了一“纳”字,郭老师欠我一个字啊!然而有时不完美也是种难得的际遇。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封面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序言部分
===================感恩、焦灼的分界线====================
杨景龙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古今诗歌的交叉学科,在当今增长点星罗密布毫无立锥之地的学术界,这无疑是一大空白,杨老师用古典诗歌的理论解释现代朦胧诗恰恰给人一种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感觉。
杨老师著述颇丰,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至今已出版自己著作第13本,承揽各类学术项目4次。19岁即站在大学的讲台,年轻时也写过诗,出过诗集,是个很有才气的人。他为很多同学留言都写到“诗是青春的宗教”,杨老师是一个对诗歌有着执着追求的人,诗也将成为他一生的宗教!
杨老师教授我们古今诗歌比较研究这门课,他讲课常常是侃侃而谈,讲到激动处通常满面红光,前庭尤其闪亮,有种忘乎所以的神态,鞭挞时事、臧否人物总是那么酣畅淋漓,叫人折服。
他的课我几乎用MP3全程录了下来,有很多富有诗意的画面,都值得我去整理成文字。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老师跟舒婷的交往:
杨老师曾写过几篇关于舒婷朦胧诗的论文,把舒婷的诗放到了古典诗歌的高度来比较研究,对舒婷诗的普及功莫大焉,舒婷本人看过也很高兴,特地把她和其爱人陈仲义的签名作品寄来。杨老师也得到了数目不小的稿费,托朋友专门到北京买了件鸭鸭牌羽绒服,这一穿就是八年;终于杨老师在一次笔会上有缘见到了舒婷,当时杨老师不无幽默地说:
“是你的诗温暖了我八年。”
学期结束时杨老师赠我的他自己的书及留言。
从全鹏兄手中得到的关于杨老师的资料,本来是借我复印,结果被我私为己有,罪过啊!其中论文部分只是局部画面,有机会拍张完整版本还给全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