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铁话题,昨天(8月3日)晚些时候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以耿直哥的身份直指巴铁项目就跟“e租宝”一样欺骗国人。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自媒体界最早开始质疑巴铁项目的,纷纷小窗询问:饿总,搞大了,“耿直哥”是不是你啊?
在这里统一回复下关心我的朋友们,环球时报官博中提到的“耿直哥”并不是小饿。
“耿直哥”是环球时报的新媒体账号,类似精华时报的“前街一号”,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侠客岛”。
被环球时报揭丑,是不是巴铁没有充值呢?
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公司跟地方政府的行为,而且是从秦皇岛市长这个渠道推动的,地方发改委都不知道。巴铁投资公司推出理财产品跟卓达一个套路,能兑现就是民间借贷,兑现不了,资金链断了就是非法集资跑路了。正是这个法律上的模糊界定,给了P2P公司铤而走险的勇气。
今天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集体发稿揭露巴铁了,怎么回事?甚至外媒宣称,该事件引起官方媒体的内讧,央视和新华社被环球时报揭丑。
中国的“媒体生意”
其实外媒起这样的标题,他们并不了解中国的“媒体生意”。首先要明白的是,新华社≠新华网,CCTV≠@央视新闻,纸质人民日报也≠@人民日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在当下,很多传统媒体新媒体招商都外包出去了,比如石家庄这边,电台的微信公众号,负责招商的是一个外包广告公司,企业只要联系到这个广告公司,就可以在电台的公众号上发布商业软文。
所以,巴铁项目前期是在官媒自媒体平台投放的商业软文,而@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自媒体这些新媒体其实是商业化平台,跟CCTV、人民日报本身是走两套标准,所以都发送巴铁的软文;而今天巴铁揭露告出来了,这些自媒体又充当了新闻媒体的角色,开始跟风报道。这帮媒体的贱骨头,对巴铁项目都门清,缺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只要有某个媒体出头,他们媒体就跟风,历史新闻重新组合,事件立马翻转了。
“华赢凯来”公司的黑历史不是这几天才爆出来的,而是巴铁项目商业软文投放之前就有的。
如果清楚了中国的“媒体生意”,很容易理解,前期各大媒体疯转的“空中客车”消息严格意义上不是新闻,而是软文,但其他媒体比如都市报什么的,本身也新闻缺稿,见这些权威官媒发了,他们也跟风发一下。巴铁前期公关推广其实并没有花多少钱,只需要搞定几个官媒自媒体就行。第一轮的商业软文CCTV电视画面、人民日报纸质的估计第一开始并没有,但随着舆论发酵,演变成一个网络热议话题,CCVT即使新闻跟一下也无所谓。
有人说巴铁这种技术只属于未来,真的是这样的吗?
有人说巴铁这种技术只属于未来,可能等未来柔性金属能造车了,这个方案可以提上议程。但真到了未来可能就不需要这种技术了,甚至有空中悬浮技术啦,空间位移啦,压根就没有外面那层笨重的壳子了。科幻爱好者能说出一大堆,科幻并不是凭空臆想,其实很多科幻片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和计算机技术之上的,比如电影《星际穿越》中的黑洞是片方动用顶尖天体物理学家+御用视效公司耗时几个月模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总工程师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就是小学生画个想想的东西,也是能申请专利的。
用忽悠退休大爷大妈的逻辑忽悠大众
我写了那篇文章后,很多人都在评论里说,为什么没有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太好忽悠了,那个总工程师在巴铁几年前第一轮融资的时候就解释的天衣无缝了,吵来吵去也就那点东西,中国网民的逻辑似乎是,只有这种东西有可行性,有企业来推动,就是可以实现的,这跟被P2P忽悠的大爷大妈的逻辑也是一样一样的。
买理财产品跟买股票、逛淘宝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能光被品牌故事迷惑了,还得看企业的舆情、年报,淘宝店的信誉、买家的评论,等等等等。
愚蠢的自负
光听品牌故事肯定是不够的,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段经历:我准备买个蓝牙头戴耳机用来看电视,选来选去就被乐视的广告宣传给忽悠了,当时也看了评论,说夹头、偏小,我还心想估计评论里都是大脑门的买家,买回来确实是夹头,大小我闺女戴着正好。
讲点题外话作为这篇匆匆草就文章的结尾吧:
小米最早做粉丝经营,为发烧而生、爆米花、米粉节什么的,弥补小米在硬件上的软肋,乐视踩在小米肩上,直接从粉丝开始做起,甚至连产品都不怎么重视,养了一批脑残粉。华为其实很多都是自来粉,华为在低端手机上深耕多年积累了广泛用户,三四线城市、农村都不乏华为的死忠粉,华为最早并不重视品牌跟粉丝经营,这两年刚开始做的。然后就出现了这三家粉丝死磕的局面,很多科技自媒体都在炮轰华为请了水军,其实抛开乐视、小米浮夸的品牌故事,华为拥有那么多自来粉也是情理之中的。